2014年9月,蘋果公司在其秋季新品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旗下智能穿戴產品,Apple Watch。這是蘋果公司從做MP3開始,第三次嘗試新的領域。以頂級傳統機械表業為代表的奢侈手表品牌即將迎來新的挑戰。
蘋果手表的誕生,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它的研發背景。早在蘋果手表誕生之前,安卓陣營在智能穿戴設備上的研發與產出已經碩果累累。摩 托羅拉手表 MOTO 360,LG G Watch都已經在業內引起了強大的轟動效應。蘋果粉絲翹首以盼的Apple Watch早日浮出水面迫在眉睫。盡管Apple Watch褒貶不一,甚至對它的發展前景也喜憂參半。但不得不說的是,依賴蘋果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以及宣傳力度,它確實占據了科技新聞的各大頭條,并成功吸 引了大批擁躉。
盡管傳統手表和智能手表之間,存在著某些功能上的重疊,但真實情況是傳統手表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在各種社會人群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 用,而智能手表目前只能說是手機的一個附庸產品,它是依托于手機的功能,實現更方便快捷的操作的新設備,手機是它寄主,未來智能手表的寄主可能會增加,比 如電視、電腦,亦或者汽車。所以,相比較于傳統手表,智能手表的應用范圍可以說是無限制的大。地位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他們的本質不同。
然而筆者今天要討論的是,雖然他們的定位作用可能不盡相同,但就目前Apple Watch的定價劃分來看,蘋果手表除了在功能上沒有什么分別以外,主要的價格差來源于材質的選配與工藝上的改進上。而這一套邏輯是傳統奢侈手表所慣用 的,蘋果手表直接在外觀與材質上下功夫,最高的價格也挑戰到了10萬級別奢侈手表市場,可謂野心不小。可以推斷,著重智能穿戴的用戶可能會買標配版的蘋果 手表,而注重材質觸感等的高層次追求的群體,則會選擇昂貴的蘋果手表。也就是說,蘋果手表一方面要與安卓陣營搶奪智能穿戴市場以外,還兼具了迎戰傳統奢侈 手表的可能與使命。
對于一個科技公司來說,做一個高檔的智能手表不是什么難事,但對于傳統的手表公司來說,做一個高檔的智能穿戴設備好像又不是那么輕松。 可以想象,未來五年內,以傳統手表為主的奢侈手表行業將會大面積的與科技公司接觸,尋求合作,找到最優化的解決方案,來抗擊蘋果。這樣,勢必會掀起一場硬 仗。
這個情況就好比機械汽車與電動汽車,看似水火不相容,但其實已經有很多的傳統汽車行業已經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投產一樣。蘋果手表像傳統奢侈手表宣戰,就好比特斯拉杠上了奧迪奔馳寶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