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ISP:KT、SKT、LG
常見IX:KINX
常見下游:Moack、Oracle、Cloudflare、Amazon、Azure
韓國本土網絡發達,除了三大ISP以外還有地區性ISP,大陸地區前往韓國主要走TPE、APG、APCN-2、NCP四大海纜。
國際路由差強人意,但靠著CDN也足夠應付。但到中國大陸的帶寬與路由不盡人意,繞路與直連匯聚層日常性堵塞層出不窮,丟包與抖動比較嚴重(雖然沒有到163-NTT那么夸張)。
同時韓國的互聯網管理相對嚴格,購買上比較麻煩。
KT
可直連骨干網:AS4134、AS4809、AS4837、AS9929、AS58453
KT(Koera Telecom),韓國最大電信運營商,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目前電信163/CN2和韓國KT之間的互聯是通過APG海纜完成的,因為APG海纜只在上海有登陸,所以目前前往韓國KT都是走上海出口。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電信163還是CN2和韓國KT的互聯寬帶均有限,高峰匯聚層沒炸先Peer炸了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電信163至韓國KT的速度在Peer不被塞滿的情況下單線程能跑100-200Mbps,晚高峰受限于匯聚層和Peer寬帶的雙重因素影響,速度受限比較嚴重。CN2雖然不用太擔心匯聚層的擁塞問題,但是目前的Peer寬帶依舊是比較主要的速度和延時等穩定性制約因素。
聯通9929與KT有互聯,同樣也是走上海出口。高峰期幾乎無丟包,延遲極低,單看極限最低延遲逼近滬韓IPLC;可惜經常抖動,雖然幅度不超過5ms。速度方面也屬于跟日本ISP到9929一樣,KT到9929的速度取決于用戶接入的9929帶寬速度。
根據測試。KT-廣州移動(120.197/183.240段)高峰期速度非常不穩定,回程路由繞港。
SK Telecom
可直連骨干網:AS4134、AS4809、AS4837、AS58453
SKT可能從某種意義上知名度比KT高,SK Telecom是韓國最大的移動網絡業務運營商。 實際上提供網絡服務的是SKT的旗下公司SK Boardband。這一點可以從ASN信息中看出。
SK - 163 答案很簡單,走上海出口直連但是會BOOM,包括163+... SK - CN2 非常穩定,有Peer,任何時段基本沒有丟包但看起來繞港,速度不穩定。 SK - CU169(上海)時延會在高峰期會振蕩,速度也飄忽不定,但配合單邊加速還算可用。 CMI與SK Boardband在香港Peer,移動經香港到CMI可以與其直連,到廣東移動的速度飄忽不定。
LG
可直連骨干網: AS4134、AS4809、AS4837、AS9929
韓國第三大ISP,現名LG Uplus,曾用名“Intergrated LG Telecom”。LG的電信發展歷史基本上就是一場收購史…… LG Uplus 由三家LG子公司合并而來,分別是LG DACOM,LG Powercom和LG Telecom。其中LG DACOM和LG Powercom又是收購而來。原來的LG Powercom負責運營民用網絡,從韓國電力收購而來;LG DACOM負責國際通信業務,也就是LG的國際路由上會出現DACOM的原因。
DACOM全名為DataCommunication,由韓國政府牽頭,LG與三星共同投資建設,但擁有獨立經營權的ISP,后因為LG額外注資增持股份,LG完全接管DACOM。而LG Telecom則是LG自己獨自投資建設的移動網絡。
LG到聯通169(上海)直連,走上海出口,配合單邊加速高峰期速度不錯。但ICMP丟包率特別高。
LG到聯通9929是直連,同樣走上海出口。但奇特的是雖然延遲也很低,速度卻非常不穩定,隔三差五就突發性的延時起飛;但是正常的時候又十分平穩,幾乎沒有抖動,可速度依舊不盡人意。
韓國服務器原生IP系列配置推薦